員工的流動率都這麼高?
董a講堂
已複製連結
上一則
下一則

怎麼大部分的公司,員工的流動率都這麼高?
講這篇之前,其實有點擔心害怕,好像自己的公司都不會流動的樣子,才有資格寫出這篇文章,不過想想,可能自己沒有做到很完美,但也算是激勵自己的一個方式。
新進的設計師進入到公司的時候,我們往往會說: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公司,你在這個公司可以發揮你的長才,並且對這個公司有所幫助。
而大部分的面試者,都會用一種:「我可以幫助這間公司。 」的這種角度來面試,面試官也相當習慣用這種思維來思考這些面試者,是否對於公司有幫助。
我想這個角度肯定沒問題,不過有個社會學家做過一個實驗:當新進員工在做教育訓練的時候,把這些員工分成兩組,一組叫做「員工組」,一組叫做「企業組」。

企業組:
訓練的人會告訴他們,你們對於這間公司有什麼樣的價值,可以為這個企業得到什麼樣的成長。給他們一件上面印有企業名字的襯衫。
員工組:訓練的人會告訴他們,你們可以在這間公司裡面發揮你們的長才,可以在這中間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,當你離開公司的時候,對你的未來會有什麼幫助。並且給他們一件繡有他們名字的襯衫。
經過七個月之後的觀察,比較企業組和員工組的離職率,前者高了2.5倍。而在工作的表現上面,員工組的表現比企業組的評比表現好上數倍。

我們把它套用在設計的產業上,企業組就像是一個設計師,每天不知道自己畫了這個圖是為什麼,就是想要快點完成它,因為他強調的是對於企業的價值,沒有將這些知識內化、也沒有去思考這些他畫的圖有什麼意義,更糟糕的是上級對於這些問題也給他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。簡單說,就是把這個設計師當成是一個工具,而他自己,也是把自己當成是這間企業的工具。

而員工組的設計師,在一進公司的時候,就給他一個明確的未來,訓練他的方式就是希望他可以成為一個「獨立作業的設計師」的概念在訓練,或翻成白話,當你經過公司的明確訓練之後,你將可以自己出去創業了。
我們公司的訓練,就是用「員工組」的方式在進行,我常常會問設計師,你覺得你待在公司會多久?通常剛聽到的設計師會很驚訝:是要讓我「被離職」了嗎?當然不是!
我要問的問題是:你自己期許多久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設計師?要多久可以成為你想要的人?在我能力範圍之內,我可以怎麼幫助你?
這方式我有跟一些同業,甚至是公司的設計師討論過,他們都很驚訝地覺得,你難道不怕他們學了你的流程之後就出去開業了嗎?
我的回答是:他們一生的夢想絕對不會是留在一間公司一輩子,而是成為一個獨立的設計師,與其你給他那種遮遮掩掩的工作流程,只為了怕他學走你的一切,就像之前你在某某設計公司上班的時候,老闆對你隱瞞以及給你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,那種很糟糕的感覺一樣。既然如此,我們為何不大方分享我們的工作流程,明確地讓他知道哪裡是對的、哪裡是錯的,在未來不要走冤枉路,這樣不是更好嗎?

而你大方分享的結果,就是他們更願意付出他們的工作效率及態度,他會覺得每次的工作都是對他未來工作的累積、學習,而且帶著一種不是為了公司,而是為了自己及團隊的未來拼鬥的態度來工作,進而讓我們的管理成本降低!
換到其他產業,如果你要的是一個端盤子的機器人,每天告訴他的話叫做:「你就端好你的盤子,公司的事情你不用管。」
我想他離開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高的。
如果在訓練的過程中,你告訴他為何端盤子服務是他必經的過程,並且我們期許你可以走多遠,還有在這裡的未來你如何可以實現自我的價值....等等的,我想他會更加用心,會認為,這個公司的未來,跟我是綁在一起的。
我一直認為,沒有一個員工會留在一個企業一輩子,而如果你可以在他付出的這段期間,思考他未來的路該怎麼走,有意義地讓他在這間公司的時間有規劃的、有效率的學習,並且有衝勁的前往他自己的目標前進,這不是更好嗎?
套用到你的企業裡,你覺得怎麼樣的規劃才是對員工及企業都是雙贏的方式呢?

繼續閱讀
SHARE:
已複製連結
上一則
生意經
下一則
住宅空間的深度思考
更多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