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梁寧的增長思維30講》
董a說書
已複製連結
上一則
下一則

今天複習一下之前聽過的一些課程,雖然也過了幾年,不過都還相當受用。
組織的成長共分成五個階段
組織是人的組成,組織也脫離不了人,而這些類比就是社會的狀態。
從最小的家庭,再到部落,村莊、城市,最後到國家。

家庭:
大概就是靠自己養活幾個人,講到管理以及賺錢可能就是靠緣份了。很難強求說你一個人可以處理多少事情,再多一些的事情,大概也就瀕臨爆炸的邊緣。

部落:
開始有了組織,比較強的家庭領頭開始組織其他家庭,並且開始分工、組織進攻。利益變成分工主要的導向,管理戰鬥力,不能打也就不能活下來,而開始產生競爭對手,差不多等級的開始針鋒相對,並且開始打垮一些小的家庭,或是併吞加入一些游離家庭組織。
規模大概在幾十個人左右,不太會超過百人。

村莊:
這個規模就會到達幾百人了,村長很難認識每個人,也很難真的靠一個人養活全部。開始會成為幾個任務群體以及小任務組織,這些組織的目標看似不太相同,但大方向都是一樣的。
這些分工看似獨立存在,但卻難以各自存活,大部分的公司都會停留在這個階段,如果要擴大的話就是看組織的領導人是否能夠分工及改變現狀,放手的管理這些部落各自的利益分配。

城市:
這時候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基礎設施和秩序,用基礎設施為所有的人賦予能力,用秩序保證發展的狀態。
就像一個城市要進步,就要把路開好,規則談好,法規設立好,哪邊是住宅區哪邊商業區,哪邊是公園哪邊可以成為工業重鎮,當每個分區的狀態分配得當,公司的組織架構完整,公司的人才能依循著公司的大方向往前走。

國家:
這時候談的已經不是怎麼發展了,談的是戰略,以及文化。怎麼用更強大的工具,或是全球化的視野來看組織的發展、在區域性的利益結構中如何得到最大利益。


回頭來看看自己的公司到哪個部分,我想應該是到部落的階段而已。
還無法到達村莊的階段,因為我還是靠著自己一個人來養活其他人,還沒找到更多的機會來開創新的田地,組織架構偏扁平化,組織分工及任務群體還沒形成,接著如果要再往前一步,就是要更多的人才,以及對於組織分工任務群體的組成要開始規劃。
這點不太容易,尤其在設計產業,要如何達到目標,或是要如何讓所有的利益團體能夠在相同的村莊成為共同利益者,需要更深的思考。

你的公司目前在哪個階段?你覺得這個階段是你想要的嗎?或是要怎麼更往大的階段走?

繼續閱讀
SHARE:
已複製連結
上一則
設計師角色的衝突
下一則
從原子習慣發現快樂的哲學思考 
更多推薦